前言:說到屠榜,這事情intel在行,每次新品發布以後都習慣性做一迴這事情。當大傢都以為Intel的套路都被看穿的時候,首次在X86平颱上麵玩大小核的十二代酷睿發布瞭。“大小核”這個概念並不是什麼新鮮事,在ARM平颱架構幾乎是100%都會采用,intel。那麼處理器使用大小核有啥好處呢?簡單來說有幾個方麵:1、控製處理器整體功耗,改善低功耗的發熱。2、提升續航能力,針對於超級本和遊戲本。3、更高的性能密度,降低提升多核性能的成本,省錢提高性能。4、刷多核跑分。當然瞭,你樂意的話可以把什麼節能環保、拯救世界之類單位作為第五項加入。目錄:1、開箱篇2、體驗篇3、分析和展望篇一、開箱篇某些大師可能會說,那麼傻乾嘛,架構可以水一萬字,光命名都能水一韆字。咱傢i9在手,為瞭節省DIY玩傢寶貴的時間和生命,咱們還是直接一邊實測一邊分析吧。有意思的是,Intel近幾代酷睿處理器的包裝都挺有心思的,要是早兩個月發布,我肯定會以為是彆的東西。BuiltforthenextgenerationofGaming,這是Intel給廣大玩傢的寄語,也可以說對未來的展望。相信,大傢都知道,Intel是x86架構處理器的奠基人和推動者。從過往的單核、單核雙綫程、雙核、多核多綫程到現在的大小核,Intel一直改變著x86處理器的遊戲規則。關於十二代酷睿的大小核架構,早前就已經有不少爆料。不可避免的是接口甚至處理器的形狀都會改變,當然瞭,並不是包裝盒中間那個長長的形狀。此次Intel更新換代,在CPU外型與接口方麵也做瞭改變,由原來的方方正正的外觀,變成瞭現在的長方形,封裝接口也變為LGA1700。加上工藝的進步,提升瞭晶體管密度,開蓋後的12代CPU核心麵積明顯要比上代縮小,雖然發熱源更集中瞭,但有釺焊工藝把芯片和保護蓋焊接在一起,避免積熱。直觀感受上,這一次十二代酷睿處理器的芯片從過往的正方形變成瞭長方形,有點像過去的服務器處理器。此次AlderLake架構有著“性能核(P核)”+“能效核(E核)”兩種核心分類,前者偏嚮性能,後者偏嚮節能,通俗點講,P核就是常規的大核,睿頻能達到5Ghz左右的高頻,具備超綫程,負責遊戲、生産力應用。而E核則為低功耗核心,頻率大緻在2-4Ghz左右浮動,並且針對多綫能優化。簡單來說,現在就是把大(P-Core)小(E-core)狗、GPU三部分封裝在一起,這樣做的最大優點就是,處理器自身就可以根據應用場景、散熱條件、續航要求智能調整,從而滿足大傢在不同應用場景上的需求。根據定位不一樣,i9-12900K的核心為8個P核++8個E核的組閤,也就是16個核心,而綫程數方麵,因為大核支持超綫程的原因,P核的綫程是翻倍的,所以是8*2+8=24,總結下來,i9-12900K就是16核24綫程,i7-12700K為12核20綫程,i5-12600K是10核16綫程。而且在錶格內可以發現,P核最高可達5.2Ghz,而E核為3.9Ghz,IPC相比上一代提升19%,並且除瞭支持DDR4內存外,12代酷睿還支持全新的DDR5內存,性能更是強上加強。詳盡的規格,大傢可以查閱一下官方的資料。據聞,還有不帶E核是的十二代酷睿處理器,估計是i3或者部分針對於遊戲市場的i5處理器吧。市場細分是一件好事,更多的選擇可以讓我們可以用閤理的預算改變我們的生活體驗。LGA1700接口形狀和安裝方式和過往的桌麵級cpu有點區彆,更進一步接近於X299至尊平颱。不過,也有可能是,intel直接把至尊平颱下放,i9就是過往的至尊平颱,減少戰綫冗餘之餘,還能讓眾多玩傢更容易體驗到高端平颱的玩法。AlderLake架構有瞭翻天覆地的變化,十二代酷睿自然要搭乘新一代的芯片組。其中,Z690就是麵嚮於高端玩傢的平颱,i9+Z690更能代錶AlderLake架構的全部理念。I912900k作為十二代酷睿處理器的旗艦,自然就需要一步到位選擇一款做工和用料更加硬核的産品。一綫品牌裏麵,技嘉AORUS係列主打的就是長時間、高負載運行的電競遊戲用戶,自然在設計和穩定性方麵更加著重。值得一說的是,Z690平颱是可以支持DDR5也能兼容DDR4內存的,我手上的這一塊技嘉Z690AORUSEliteAXDDR4就是采用DDR4內存的。這對於投資瞭64GB大內存的設計師和超高頻電競內存的遊戲達人來說是一個福音。和過往接觸的一樣,這次技嘉Z690AORUSEliteAXDDR4給人的第一感官就是非常重。畢竟采用瞭大麵積散熱鋁片大包圍,可見的元件也是密密麻麻地滿上,自然是質感十足。針對於新一代酷睿功耗也是一定的上升,中高端主闆的用料也是同步升級的。這次技嘉Z690AORUS采用瞭直齣式供電,其中十六相為供電,單相就可以處理高達70A的大電流,還有一相VCCGT、兩相VCCAUX供電,用料比起過往更加豪華。Mos管有著大麵積的散熱設計,對於i9這個級彆的cpu或者是超頻玩傢更有幫助,同時還能兼顧保護IO端口。Z690對於PCI-E4.04XSSD支持更多,技嘉A690AORUS有四條M.2槽,四條均支持PCI-E4.04XSSD。內存方麵,我手上的這款是支持DDR4的。當然瞭,要是預算充足,想第一時間體驗DDR5超高帶寬帶來的爽快,建議考慮Z690AORUSmaster。體驗篇:要體驗十二代酷睿的大小核架構,個人推薦直接安裝win11,畢竟新技術搭配新係統更加閤適。Win11也是明確對大小核支持更加好,可以預見,大小核雖然是首次齣現在x86平颱,但是前景非常好。先用最新版本的cpuz檢測一下。首次見到大小核架構的處理器,CPUZ檢測的結果也是非常有意思。核心是8+8.,也就是8個大核心+8個小核心,由於小核心是不具備超綫程的,因此總綫程就隻有24。而且十二代酷睿采用的還是10nm新工藝,不僅僅IPC提高瞭,而且頻率也不低,輕輕鬆鬆就能睿頻到5.2G。簡單運行瞭一下CPUZ的多核多綫程測試,還是第一次見到五位數的結果。24綫程的處理器跑分就那麼凶殘嗎?24綫程,5G的高頻,多核多綫程測試屠榜是預算之中的事情。多核多綫程測試的話。Cinbench係列偏嚮於渲染,而X264benchmark是視頻編碼壓縮測試,對於vlog玩傢以及視頻創作者來說,具備不錯的參考價值。內存方麵,DDR4內存搭配十二代酷睿也是不錯的選擇,畢竟DDR4內存大傢或者都有一定的投資和庫存。而且,技嘉Z690AORUS對於內存支持還是非常不錯的,一對金百達DDR43200輕輕鬆鬆就拉上DDR43600用。圖形測試方麵,受限於市麵上還沒有真正的PCI-E5.0的顯卡,即使是RTX3090也是無法體驗齣新平颱的全部魅力。分析與展望:齣乎意料之外,安裝win11以後,十二代酷睿平颱兼容性齣奇的好。雖然多數的測試項目並沒有針對大小核架構測試,但是從測試結果來看,號稱IPC性能再次提高17%的十二代酷睿,性能還是相當凶猛的。相信,隨著win11正式版的到來,十二代酷睿大小核架構的性能會一步一步全麵釋放。不過,新平颱雖然是10nm技術,但是考慮到八個大核心+8個小核心,i912900k的主闆和散熱不能馬虎。散熱建議直接上360水冷排,但是買之前一定要確認是否附送LGA1700接口的新扣具,。對於主闆來說,cpu核心綫程越來越多,供電一塊的壓力必然是越來越大的。從測試結果來看,十九相供電的技嘉Z390AORUS配閤著大麵積的閤金散熱設計,散熱效果不錯,哪怕是發熱量最高的mos部分,也就是感覺到微溫而已。主闆整體做工不錯,用料也是非常充足,用著也安心。至於大小核的應用,相信也是需要一個過程,很多人覺得win11好玩的地方是可以安裝安卓應用什麼的。但是對於打工人來說,我是更加關心Adobe等專業公司對於大小核的優化,相信以後各種操作、進程都分配在更適閤的核心之中,係統效率自然更加高。